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
在大厂,如果你所处的部门一年内给公司贡献出突出业绩,再加上你个人的绩效处于头部,那么你的年终奖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存在。下图就是我司去年核心部门的核心员工拿到的年终奖。42万,顶我一年多的工资。

如果你所在的部门处于公司的边缘,领导给出的绩效垫底,年终奖不要想了,能保住工作就算不错了。真的很伤心,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儿,绩效打C,领导逼我签署绩效结果确认及改进计划书。里面有一项“如果没达到绩效改进计划的目标及预期结果,或不能达到公司绩效管理中的相应要求,自愿解除劳动合同。”让我感到压力巨大。很可能意味着我在公司进入倒计时了......。

工作在大厂,面临永无止境的KPI、已沦为KPI变种的OKR、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重重地压在身上,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。每当年度绩效“开奖”,一些人忧心忡忡,比如我,拿到了“差评”;一些人面无表情,大概率拿到了“中评”;一些人喜笑颜开,不用问肯定是“好评”。绩效的好坏,不仅影响到年终奖,更关乎你的升职加薪。

写这篇文章盘点下各家大厂的绩效考核制度,也顺便说下自己对绩效的看大。所写大厂绩效部分都经过内部朋友“认证”,比较保真。

腾讯:腾讯改革之前的考核机制分为5星、4星、3星、2星、1星,周期是半年一次考核。5星和4星的名额都非常少(俗称高绩效),3星占比是大多数,很多同事从入职到离职可能都是常年3星,从未上过荣誉榜(内部人自嘲“三星堆”)。3星员工一般都属于踏实干活类型的,大多数人跟领导关系都一般,要是能力和产出再不突出就只能背2星了,两次2星就得走人,所以大家都得努力干活。

绩效改革之后将原有的五档绩效考核等级精简为三档。给予了业务部门更多权限,宣称是为了一定程度进行考核“减负”。要说最大的变化,一是员工晋升9-11级将逐步授权给部门、业务线评审,加强职级晋升与日常工作的关联。二是晋升9级及以上评审简化为一年一次,在鹅厂内部,9级以上算是高职级,能够称之为高级工程师、高级经理等。

阿里:绩效考核为业内非常有名气的361制度。30%头部绩效,60%普通绩效,10%末尾绩效。阿里的绩效一般分为4、3.75、3.5、3.25四档,大概比例为3.75以上占比30%、3.5约为60%、3.25约为10%,绩效好坏分部分正好对应本段开头所写。不过,阿里在宣布“1+6+N”拆分后,绩效考核周期从半年改为季度(3个月),绩效奖金也将按季度发放,晋升、转岗等规则也有所调整。

字节:绩效考核分为八级,从低到高依次是F、I、M-、M、M+、E、E+、O,其中达到M就有涨薪机会。基本上的绩效分布在M-到E,不太可能有人会拿到F、I、E+和O,所以m+和e就是高绩效,m是正常水准,m-就是劝退。这也是字节员工为什么都想拿E绩效。字节的绩效评估流程大概是:写产出→自评&评他(360环评)→上级评估→谈绩效→确定绩效。字节考核是OKR,双月一次。制定非常激进,据字节朋友所讲,他所在的部门很多时候OKR一眼就看得出来完不成。但是如果制定的太保守,Leader会认为你没有”追求极致“或者制定的目标没有挑战性。

绩效周期:2023年的半年绩效评估9月份开始,2023年全年绩效评估于2024年1月份开始。后续绩效评估周期按自然年,半年为7月,全年为1月。年终奖选择在3月发放。

华为:绩效分为A、B+、B、C、D。通常来讲,被打C意味着就混不下去了,但还有机会。A叫做卓越贡献者,B+优秀贡献者,B合格贡献者,C不合格。D,嗯……你可以拜拜了。

绩效周期:每年有两次考核:每年六、七月为“年中”考核,年底至次年初为“年终”考核。每年年终奖发放时间是五月起。

拼多多:据朋友的朋友所讲(闲聊我在场),拼多多的绩效是按271来分的。即将员工划分为三个档次:超出期望的员工,占全体员工的20%;符合期望的员工,占全体员工的70%;低于期望的员工,占全体员工的10%。具体的划分标准就不清楚了。如果有在里面工作的朋友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。

个人认为:实绩效只不过是管理者制定的一种游戏规则罢了。本质是约束,让员工服从管理。有良知的领导会把你当作“帮他达成目标的伙伴”,他会相对客观的评估你的产出,以换取你在下个工作阶段更用力的付出。没有良知的领导会以此来展示他的权威感,用制定绩效目标来安排你在游戏中的角色,嫡系优先获取好的资源,其他人员只要表达出“不服从”,开始在工作中各种挑毛病,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你打出低绩效C(不合格)。要么服从,要么走人。

作者:代文祥。编辑:思齐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